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中国经济网:加强安全监管机制 创建农业循环体系——专访生物技术工程师陈光辉

发布于2014-03-24788人阅读

       生物技术工程师陈光辉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完善相关机制,严肃查处重大安全事故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重特大事故下降16.9%。但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在对2014年重点工作时,他强调,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生物科技工程师陈光辉认为,要将食品安全、雾霾污染等问题预防在最小范围之内,控制其滋生蔓延,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希望全国人大能够加大安全监督力度,确保百姓生命健康安全和国家稳步发展。

  对于2014年的工作规划,陈光辉介绍说,如今,确保粮食安全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过去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种植模式添加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工产品,已经严重威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要破解这一问题应当放弃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和农业化工产品迭加的传统做法,把复杂的农业系统问题简单化为临到问题,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推进大农业循环体系建设,创建大循环农业种植模式,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